j9九游会登陆-j9九游会官方网站国际

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内涵、意义、背景及机遇分析 -j9九游会登陆

最佳答案 由编辑于2024/03/18 16:53

随着 数字技术融合范围更广、绿色工艺体系化升级,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 展面临新机遇,各主要国家也将推进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 提升至战略高度,全球绿色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加剧。

一、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

产业链供应链覆盖产业从能源、资源输入,到产品向使用端输出 乃至回收利用的全环节、全流程、全主体,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的主要载体和实施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的重要抓手,对推动生产方式 变革和效率提升意义重大。

1.产业链供应链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绿色低碳发展既离不开产业间协调配合,也需要企业实施,需要 统筹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。其中,产业链围绕一个关键的最终产 品和服务,相关产业部门沿一定时空布局顺序,按照分工和供需关系 形成的链式关联形态,强调产业层面不同环节的协同。产业链是一个 经济学概念,是建立在产业间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的基础上,上下游 不同节点、不同企业之间产品交换和信息传递,进而完成产品从原材 料获取、生产制造、销售使用、报废回收等完整的产业过程。不同环 节以技术为支撑,以资本为纽带,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,形成上下连 接、前后联系、向两端延伸的链条。供应链指各相关企业集群沿研、 产、供、销、服等过程链条相互作用的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,强调企业层面的供需和流通关系。供应链是一个管理学概念,是通过计划、 获得、存储、分销、服务等资源分配和流动过程,完成从原材料供货 商、供应商、制造商、仓储商、运输商、分销商、零售商到终端客户 的产品流动和价值增值过程。不同节点的企业以终端需求为导向,以 资源整合为方式,形成串联不同企业主体的链条。总体来看,产业链 供应链绿色发展,是指由“链主企业”牵头,通过技术扩散、标准应用、 产品评价等向研发商、生产商、运输商、销售商、终端用户、回收利 用企业施加影响,实现采购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物流、使用、回收 处理等全链条全流程的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影响最小(含碳中和) 的管理和协调过程。其对不同角色的企业核心要求各异,例如对上游 供应商,要求其实现产品绿色设计和原材料、零部件的供应,对链主 企业,要求其实现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的绿色化组织管理,对下游采 购商/消费者,要求其逐步寻求绿色产品和服务。

2.产业链供应链对推进绿色发展作用日益突出 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,推动绿色低碳着力点由个别环节和单点 企业转向全链条全生态,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实现全局绿色化 改造和升级。一方面,产业链供应链通过面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和面 向企业、机构的绿色采购等绿色需求传导,倒逼企业不断规制生产行 为,提高产品性能,提高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效率,推动产业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。另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通过绿色技术开发、绿色产品研 制、绿色服务等绿色供给传导,驱动产业自身节能减碳、提质增效, 全维度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升级。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是绿色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,是解决国内绿色供给与需求矛盾的中介桥梁,推动产 业链供应链绿色转型,有利于更充分释放绿色需求空间,有利于更彻 底优化供给结构,通过供需协同调整和优化,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 量的投入产出关系,推动经济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。

一是涉及市场主体更全。产业链供应链能够有效覆盖上下游所有 厂商,凝聚和协调全链条全周期全环节的所有企业主体,通过作用于 更多市场主体和产业集群,实现产业生态整体绿色化升级。二是覆盖 生产要素更广。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实现人才、资金、技术、设备、数 据等全要素渗透、交叉和利用,聚焦关键节点开展要素针对性调配, 靶向发力,更好支撑产业绿色创新和转型。三是资源配置范围更大。 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在全链范围整合利用内、外部资源,充分考虑不同 产业特征和节点位置的差异性,深化能源、矿产、土地、政策等各类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协同配合,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,更高效地支持绿 色产业发展。四是作用环节实现闭环。产业链供应链能够覆盖从原材 料输入、生产加工、消费使用、报废回收的全链条、全环节、全流程, 特别是通过资源循环化利用有效拓展节能减碳环节,实现资源全链条 闭环管理。五是作用方式强调全链协同。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充分发挥 “链主”企业带动作用,通过订单安排、联盟领袖、项目共建等各种方 式实现上下游企业协作分工、生态整合,实现“一核”带“多点”、“一核” 带“全链”的绿色集约发展。

二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

发达经济体立足支持本土绿色产业链供应链,在直接补贴、公 私合作、绿色金融等方向上发力,推动将本国绿色优势转化为国际 竞争优势,相关行业组织、龙头企业等也纷纷强化相关部署,深入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。

1.大国政府全面发力,统筹建设绿色产业链供应链 一是支持本土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发展。美西方发达国家在财 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产业基金等方面,加强对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支持 力度。第一,加大对新能源汽车、动力电池等新兴绿色产业支持。美 国 2023 年通过《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》为美国电池和关键矿产供 应链提供 70 亿美元资助。欧委会 2023 年《净零工业法案》提出从欧 盟基金中拨款 2500 亿欧元扶持本土光伏制造装机、风机和热泵制造、 电池制造等八大净零工业领域,支持欧盟“战略性净零技术的本土制 造能力”。法国、英国、日本等也陆续发布相关资金政策,支持电动汽车、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。第二,鼓励钢铁、有色等传统工业产业链 供应链绿色转型升级。美国 2022 年部署 58 亿美元先进工业设施部署 计划,推进钢铁、铝、水泥等高耗能制造业技术、工艺等绿色化改造。 依托国家气候工作组,协调相关政策落实。欧盟通过“投资欧盟”、“创 新基金”、“欧洲主权基金”等推动欧盟钢铁、建筑等领域净零技术投融 资。2023 年韩国贸易、工业和能源部推动设立 1500 亿韩元基金,支 持国内龙头钢铁企业脱碳,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。日本《2050 碳 中和绿色成长战略》综合利用绿色基金、碳中和投资促进税、低碳投 资贴息制度等支持钢铁在内的冶金行业全链脱碳。

二是建立伙伴关系构筑绿色供应链“小圈子”。第一,开展绿色低 碳技术或项目合作。美与日、欧签署“关于未来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合作的联合声明”。欧盟 2023 年《净零时代的绿色新政工业计划》提 出与j9九游会登陆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净零技术;探索创建关键原材料俱乐部,聚集 消费国与资源供应国,强化净零工业伙伴关系。第二,围绕关键矿产 构建供应链“联合体”。2022 年 6 月,美国联合英、法、日、韩、加、 意、澳等国及欧盟共同成立“矿产安全伙伴关系”,旨在谋求对话供应 链脱钩情况下,建立稳定多元的供应链。2023 年 3 月,美国和欧盟达 成“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协议”,与日本达成关于加强电动汽车电池关 键矿产供应链的协议,以“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在关键矿产上不依赖中 国”。第三,积极推进供应链节能降碳。西方国家推动成立“先行者联 盟”1 ,要求成员承诺到 2030 年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、零排放船舶、零排放中型和重型车辆等,积极打造净零排放供应链。目前联盟包括波 音、达美航空、汉莎航空等航空公司,马士基等航运公司,以及联邦 快递、斯坦尼斯、沃尔沃等货运公司。目前联盟已发展至 95 名成员。

三是在相关产业政策中增加“排他性”条款。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 对电动车的消费者税收抵免政策中,不满足本土生产则税收抵免减半, 以及对电池组件中锂、镍、钴等关键矿物来自“受关注实体国家”的, 无法享受税收抵免。欧盟《净零工业法案》提出,到 2030 年来自欧 洲本土的关键原材料供应、加工、回收比例至少分别达到 10%、40% 和 15%,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在欧市场份额不应超过 65%,否则将无法获得相关政府采购和产业补贴支持。 四是构筑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外国企业进入门槛。第一,强化绿色 低碳标准要求。例如欧委会 2022 年提出光伏组件生态设计要求,并 拟将其纳入“生态标签”作为欧盟绿色公共采购标准。欧盟理事会和议 会 2023 年发布《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提案》,拟于 2024 年 7 月 要求供应商提供碳足迹生命,2026年加贴电池碳足迹性能等级标签, 2027 年要求生命周期碳足迹值低于法案设定的最大限制。第二,实施 碳关税政策。2023 年欧洲议会提出自 2023 年 10 月起对在欧盟销售 的水泥、铝、化肥和电力,及氢气和部分间接排放、下游产品实施碳 关税,以防止碳泄漏。2023 年 12 月,英国也正式宣布 2027 年起实 施英国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,初步包括铝、水泥、陶瓷、化肥、玻璃、 氢气、钢铁四大类产品。

2.产业力量表现活跃,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跃升 国际组织围绕上、中、下游,提升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水平。 一是上游推动大企业购买及使用绿电。国际气候组织与碳信息披露项 目合作发起的全球企业可再生能源倡议(100% renewable electricity, 简称 re100)受到广泛关注,苹果、谷歌、微软、飞利浦、高盛、台 积电等全球超 370 家成员加入 re100,公开承诺在 2050 年前 100% 使用可再生能源。二是中游发挥链主作用推进全链减碳。世界资源研 究所(wri)、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、联合国全球契约项目(ungc) 和碳信息披露项目(cdp)联合发起科学碳目标倡议(sbti),目前 已有 2466 家企业加入,其中 1155 家得到正式批准,倡议内容包括承 诺龙头采购绿色低碳产品,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等。三是 下游推进需求行业使用净零钢铁。气候组织与钢铁行业权威认证机构 合作发起全球净零钢铁倡议(简称 steelzero 倡议),倡导成员单位 2030 年前采购、预订或储存 50%净零钢材,2050 年前实现采购、预 订或储存 100%净零钢材。

跨国龙头企业发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,牵引产业链供 应链绿色发展。一是大宗产品领域,企业推动绿色资源生产和供给。 例如塔塔钢铁发布《环保产品声明计划》,利用欧洲全生命周期理念 推动钢铁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。二是大宗消费领域,企业推动全 生命周期节能降碳。例如福特汽车于 2022 年陆续与塔塔、萨尔茨吉 特等钢企签署《供应谅解备忘录》,要求后者提供低碳钢材,用于 2023 年电动车生产。日产汽车提出“2030 愿景”,利用先进技术降低碳足迹, 计划到 2050 年实现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。总体来看,全球各行业龙头企业积极行动,利用行业影响力将环境管理和绿色转型 向上游延伸。根据《绿色供应链 citi 暨气候行动 cati 指数评价报告 (2022 年)》,目前共有 482 家企业承诺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、107 家 企业推动 1553 家供应商就 3633 条环境违规记录说明情况、66 家企 业利用自动化工具推动 2 万家供应商追踪环境表现,充分体现行业龙 头企业牵引作用。

三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机遇

“产业链供应链”作为推进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切入点,在相关政 策中地位愈加凸显。此外,绿色工艺集成化创新、数字赋能全链体系 化发展、覆盖全链绿色化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,也为我国产业链供应 链绿色化提供新的有利条件。

1.战略导向逐步明确,引领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 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协同发展,聚焦我国产业发展新阶段, 聚焦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提出新思路、新要求。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大力发展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 等,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,强调要“积极稳妥推进碳 达峰碳中和,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。”为新时期产业链供应链绿 色发展指明了方向、凝聚了共识。国家相关战略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 链绿色协同提升,强调工业企业、园区全链条全维度用能管理等,引导全价值链绿色低碳转型。《“十四五”工业绿色发展规划》提出“推动 绿色产业链与绿色供应链协同发展,鼓励汽车、家电、机械等生产企 业构建数据支撑、网络共享、智能协作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”,明 确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升级的重要手段。《工 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》提出要“稳妥有序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 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。”要“推动工业企业、工业园区加强全链条、 全维度、全过程用能管理,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节能提效,系统提升 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。”等,将节能提效纳入工业产业链供应 链绿色转型发展要求。

2.发展条件逐步向好,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升级 一是绿色技术基础逐步夯实。政产学研积极推动低碳技术和工艺 创新、绿色供给等,为驱动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创造条件。各行 业从单点技术创新转向全工序全流程绿色化的集成创新的趋势愈发 明显,有色、建材、化工等重点工业领域已初步建立贯穿绿色能源、 绿色原材料、绿色生产、绿色回收、碳捕集封存及利用等全流程的低 碳、零碳、负碳技术和工艺广泛应用和推广,为推进工业产业链供应 链绿色低碳发展奠定技术基础。 二是数字技术加快发展和融合创新。工业互联网、ai 大模型、数 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深度赋能全要素全流程,支撑全链条泛在连接、感 知控制和决策优化,从设计、制造、管理和服务全环节,从清洁生产、 节能减排、循环利用、减碳降碳全维度赋能绿色发展,为全产业链供 应链绿色转型提供更加全方位、体系化支撑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2 年测算数据,赋能能耗降低成效范围为 5.7%-20%,赋能生产 运营成本降低成效范围为 8.4%-24.7%,赋能产能提升成效范围为 3.2%-17.7%,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未来仍有较大潜力。

三是绿色制造标杆示范愈加丰富。我国已初步构建从基础原材料 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供给体系,为促进工业全产业链供应链绿 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的模式。截止 2022 年底,我国已培养 并构建 4271 家绿色工厂、151 个绿色园区、501 家绿色供应链企业、 近 2 万种绿色产品,充分形成了产品、工厂、园区、供应链管理企业 等多位一体的绿色化发展格局,通过标杆案例的示范效应带动各行业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。 四是相关制度保障逐步完善。我国加速建立贯穿全产业链供应链 的政策体系及工作机制,为工业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提供政策驱 动。《计量发展规划(2021—2035 年)》、《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 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(2022)》等为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数据 计量和统计核算体系提供依据,《工业节能监察管理办法》为产业链 供应链绿色诊断体系提供保障,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》 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对标评估体系构建提供评价标准。

网站地图